展覽
「凝靜之境」
南極探索之旅展覽

2013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學的同學組成科藝研究團隊,遠赴南極極寒之地,祈為瞭解全球氣候轉變尋求新的解讀方式。

同學從南極帶回讓人驚歎的照片、映像及科學數據,同時亦揭示冰封大地傷痕累累的一面。本新媒體藝術展覽正是以同學帶回的研究資訊構築而成,參觀者將以全新角度體驗這片世上最荒蕪的大陸。

展覽期間:

2014年5月24日-6月14日,
逢星期一至六早上11時至下午7時

展覽地點:

香港九龍塘達康路18號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一樓、三樓、八樓及九樓

地圖
作品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
企鵝
「企鵝時報」,2014
流動應用程式
「屛困風箏:
風之痕跡」,2014
投射影像、動畫、
互動展示
地衣
「反照‧揭示」,2014
實體展示
形狀
「途形」, 2014
動能雕塑配合視像動畫與活動視鏡
微生物
「見微」,2014
以圓穹為本的投射
與聲音藝術裝置
冰山
「近賞冰山」,2014
雕塑展品
「極光」,2014
360度全感式立體環境
囚徒
「眾中尋孤」,2014
地點限定的表演
與媒體裝置
交換
「換物‧物換」,2014
互動遊戲與裝置
空氣
「我們呼吸的面紗」
,2014
光與布料雕塑
連鐳射展示
數字
「脆弱之迴響」,
2014
實體裝置、平面
及立體圖像視覺化數據
觀感
「邊際之間」,2014
魔術表演連立體投影
及動能顯示
距離
「P.S. 我有點冷」,
2014
光裝置
展示

/ Opening Ceremony Projection
Mapping Performance

Animation and Programming
by Gabor Pribek

相片展覽
「黑雪」,2014
利用鐳射與南極純雪的實地攝影創作
作品
「企鵝時報」,2014
利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並研究企鵝群落,再將其特定行為的
片段放入流動遊戲應用程式中,以日報形式展示。
蒐集的資料:
/ 個體、家庭及社群行為
/ 體溫及氣溫
翟勁昌
機械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科學及工程學院
陳繹匡
電子工程學系,
科學及工程學院
王雋傑
市場營銷學系,
商學院
張蔚梓
介面設計,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以阿德利企鵝、頰帶企鵝、巴布亞企鵝三個企鵝品種為研究對象,觀察並紀錄牠們個體、家庭、群體的行為。由於探索旅程正值企鵝孵哺期,小組能更集中觀察小企鵝受雙親保護的情況。他們利用多部攝錄機,拍攝超過3,000幅相片及100段錄像,紀錄企鵝孵育、餵哺、衝突,獵食等各種行為,並在多個群落使用紅外線攝影機,量度小企鵝及企鵝蛋的溫度變化,以溫感角度詳細測量企鵝在極端環境下的行為表現。


小組將得到的資料轉化為流動遊戲應用程式,使用者可以通過與遊戲互動,閱覽當中的相片、錄像及紅外線數據,深入了解南極企鵝的行為。

作者自述
一般人談全球暖化,往往只關注氣候與天氣轉變,而忽略當地生態所遭受的生理衝擊。事實上,最輕微的氣溫及環境轉變都能傷害到幼小的新生動物。利用本流動應用程式,使用者將可更深入了解小企鵝所面對的各種威脅,同時亦可觀察企鵝族群的紅外線影像,藉此認識到即使是最細微的環境轉變,亦會對野生動物造成致命的危害
成員介紹

陳繹匡 陳繹匡與王雋傑在清華大學當交換生時認識,其中繹匡在貴州一山區小學擔任過義務老師。他亦是城大應用程式實驗室的成員(該實驗室旨在鼓勵學生參與開發流動應用程式,幫助他們提升跨學科的知識及技能。


王雋傑 利用其市場營銷學的知識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教育意義的流動遊戲應用程式,為對企鵝專題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及青少年提供資訊。


翟勁昌 喜愛旅遊探索世界,曾經獨自遊歷多國,如德國、英國、法國、瑞士及泰國,對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深感興趣。

作品
「屛困風箏:風之痕跡」,2014
通過細心觀察風箏衝浪,採集風動數據,
並以立體動畫比較南極與香港環境的分別。
蒐集的資料: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不同角度拍攝風箏衝浪表演
/ 風向及風速
Chow Yun Fu, Angson
創意媒體學院
Vladimir A. Baskov
亞洲及國際學系,
人文社會科學院
Leoson Cheong
三維圖形設計,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在南極舉行一系列的風箏衝浪表演,並配合Akademik Ioffe船上儀器測量的數值,蒐集與風相關的數據。小組共舉行四次表演,通過五個環繞主體的攝影機以360度拍攝、錄影,並記錄全球衛星定位數值;另外衝浪風箏及操作員亦各自配備攝影機,務求捕捉全角度的視點。風箏對南極的風與人為操控作出回應,讓小組對「人+自然+機器」的系統性關係產生獨特體會。

小組將他們的發現置於香港的環境中,化數據為立體動畫與互動展示,以比較風在南極的自由姿態與香港緩慢的氣流。動畫描繪香港摩天建築所形成的「屛風效應」(跟高聳城市所出現的「峽谷效應」相類),減少空氣流動以至將鮮風擋諸城外,令城市居民在翳熱污染的空氣中近乎窒息。

作者自述
風箏隨風飄動,其移動方式迅猛、無定,讓人無法測度。測量風箏的型態,就能追蹤影響我們生活與環境的重要元素之一:風。本動畫根據在南極自由飄動的風箏軌跡及活動製作而成,隨著香港的建築物在背景顯現,風箏活動範圍逐漸受到侷限,藉此顯示「屛風效應」的後果。在香港,高聳密布的混凝土建築窒礙風的流動,減慢散熱,加劇能源消耗。我們希望本作品能讓參觀者了解過密的城市建築與風的互動,以及兩者不斷演變的繁複關係,藉此提醒大眾迎面吹拂的微風已經成為瀕危的珍貴資源。
成員介紹

Vladimir Baskov來自俄羅斯,他是天生的冒險家,也是獲國際風箏衝浪協會認可的風箏衝浪助理教練。Vladimir是人文社會科學院議會的學生代表,並曾獲得學院的最佳進步獎;他亦連續兩年擔任其學系的學生代表。


Angson Chow 是本地概念藝術家與電影人,曾入圍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他同時也是創意媒體學院探索計劃的學生,他在學術範疇的發展是學院藝術為本教育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Leoson Cheong 是來自澳門的多媒體藝術家,熟悉立體動畫及編寫程式,對製作互動裝置深感興趣。他所拍攝的紀錄片「澳門動畫師的願望」在「澳門製造2012」上映;他的動畫亦於第八及第九屆澳門設計雙年展展出。

作品
「反照‧揭示」,2014
量度紫外線UV-B水平,同時監察地衣樣本的生長狀況、方向、顏色;作品於排列在一指南針上方的四塊鏡內展示。
蒐集的資料:
/ 紫外線UV-B水平
/ 生長型態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及方位
黃敏怡
製造系統工程,
科學及工程學院
羅子寧
應用生物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作品介紹:

南極上空臭氧層日漸稀薄,南極大陸所受的紫外線UV-B照射水平不斷上升,對在該地的掙扎求存的植物雪上加霜。研究顯示,南極的紫外線水平強度達香港十倍之高。儘管如此,南極地衣憑天然的抗氧化分子,對強烈的紫外線產生抵抗力。抗氧化分子在化妝品、護膚品、防曬產品中普遍應用,能有效減低自由基對皮膚的傷害。小組利用紫外線測量儀、繩子、透明的四方膠布,在南極幾個地點量度紫外線強度與地衣生長狀況,了解紫外線的破壞力與地球天然的防禦機制。

本作品將當今最普及的美容產品¬──鏡子轉化成互動展示系統,反照映像並揭示真像。利用南極拍攝的相片,小組將地衣的色彩與型態夾於玻璃與鍍銀表面間;鏡子是反映,也是主體。參觀者觀賞地衣型態同時觀察自己的鏡像,人的面目與比人更強韌的生物型態在鏡中相遇,縱然交疊,卻也受阻隔。

作者自述
身在南極,我們親身體驗臭氧層洞穿的後果:即使塗上多層防曬乳,全體成員的皮膚亦迅速被曬傷。儘管如此,南極的地衣卻能逐步適應甚至克服臭氧層變薄的影響,蓬勃生長。觀察地衣的強韌,同時體會到皮膚所受的傷害,令我們認識到自然不僅有破壞的能力,也具備調適的能力。通過將富自然美的地衣生長型態投射在鏡上,我們希望呈現這種二元特質──地衣成長越蓬勃,我們的面目越變得模糊。此裝置亦提醒我們關於護膚的本質: 鏡中的地衣成長,遮蓋我們的美貌,鏡子則成為隱喻,暗指針對生態環境及個人健康的威脅正不斷演化。
成員介紹

黃敏怡 (Mani)羅子寧 (Twinnie) 二人都在英國當了一個學期交換生。那半年內,她們以背包客身份,到訪過歐洲超過十個國家。Twinnie曾代表大學的生物及化學系,遠赴挪威探索海水鹹淡度對海星活動行為的影響; Mani 曾為香港的學生環境保護大使以及香港青年會附屬機構香港200會的外務總監。

作品
「途形」, 2014
在探索旅程上蒐集能代表南極環境的立體形狀與型態,
將之融入動能雕塑並配合原始動畫裝置敘述故事。
蒐集的資料: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及360度全景相片影像
/ 文化及歷史敘述
崔大全
創意媒體學院
唐曉霆
電腦科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作品介紹:

在旅程中,小組以360度攝影拍下能表述南極環境、歷史、文化深層意義的關鍵形狀,紀錄各形狀的位置、重要性,及其他尺寸數據。


小組從活動視鏡(praxinoscope)取得靈感,製造出述事裝置。活動視鏡發明於19世紀,在電影與動畫發展早期曾取得短暫成功, 是影畫史上少數利用實物(鑽石鏡像)作展示用途的媒體播放裝置。小組將探索旅程的相片轉化成逐幀動畫,以活動視鏡播放,通過形狀數據的排序,講述故事。

作者自述
人眼憑「形狀」認知世界,「形狀」可說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辨識途徑。在旅途上,小組遇上前所未見的形狀,這些形狀卻比任何語言都能直接指涉我們所在的位置。本作品將故事「形狀化」,從而測試經排序的立體形狀是否具備敘事功能。我們挑選旅程上一些能表述南極環境、歷史、文化深層意義的關鍵形狀,然後利用原始的動畫裝置,將形狀轉化成故事的暗示,希望藉以引人多加關注環保議題。
成員介紹

科藝組合唐曉霆(Jason) 崔大全(Joshua) 兩人來自內地,都是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的成員。兩人的興趣包括音樂、長途旅行、數據視覺化。

作品
「見微」, 2014
在南極、火地島、香港三個地點研究微生物,蒐集DNA樣本並取得DNA排序,在人工的天空以動畫及音樂展示微生物美態。
蒐集的資料:
/ 顯微圖像與錄像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
/ 水溫、鹽度、濁度
/ 脫氧核糖核酸(DNA)排序
謝秀汶
環境科學與管理,
科學及工程學院
廖順
電腦科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沈笑嫣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從南極、阿根廷、香港周邊的海洋蒐集20個海水樣本,記下每個樣本的全球定位座標、時間,及水溫、鹽度、濁度等環境數據;其後用光學顯微鏡記錄各種浮游植物與原生動物的圖片及錄像,並取得其DNA排序。

本作品為直徑五米的圓穹,提供全感式環境。微生物的圖片以動畫形式展示,重塑巨大生態系統中最微細的部分。微生物的DNA糖核酸排序亦轉化成音符與音弦,配合動畫,構築成微生物的交響曲。

作者自述
最容易被人眼忽略的物事,往往就是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大多的生態系統由植物承托底層,為眾多生物提供養分,但嚴苛的極地無法提供植物所需,因此水中的微生物就憑驚人的韌力,擔當起生產者的角色。通過將微不足道的低等生物形式在參觀者頭上展示,我們希望在實際及比喻層面都能提升它們的地位。我們亦期望觀眾在目視、耳聞這些微生物之時,更能欣賞大自然的奧妙,感受人類與自然的緊密關係。
成員介紹

理科生謝秀汶一直對於橋接人與自然、科學與藝術的課題抱持極大興趣。


廖順熱愛旅行,並對生物信息資料探勘饒富經驗;他亦曾獲得天津大學舉辦的創意軟體大賽亞軍。


沈笑嫣曾在一次全國範圍內的甄選中,成為入選參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暑期學校的五十人之一,那次經驗讓她有機會研究當代神經科學理論,並在該神經信號傳導實驗室實習。她的科學技能在修讀創意媒體學院新設的新媒體文理學位時,得到充分發揮。

作品
「近賞冰山」,2014
紀錄冰山的材質、形狀、幾何,並以循環物料創作五個模仿作品。
蒐集的資料:
/ 質地、形狀、幾何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
/ 360度全景相片影像
/ 溫感讀數
/ 水下錄像
顏祉睿
建築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Lun Ka Hei, Ruth
建築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利用360度全景拍攝技術與水下攝影器材研究數十個冰山的幾何與表面材質數據。現代建築所用的元素大多源自歐幾里德的幾何學,而自然中的幾何卻是有機而不規則的,往往與前者相違。冰山結構縱然無視幾何理論,它的表現與構成卻仍會跟從某種特定的自然邏輯。

小組從蒐集來的冰山數據中挑選出五種特定的材質,仔細檢視其幾何形態,以建築軟件繪畫立體模型。南極的巨大冰構在電子化後,成為具備冰山表面與容積特製的立式建築元素,並以雕塑形式呈現以強調表面的光影效果。作品所用的材料也符合環保原則,亦可讓參觀者感受其觸感。

作者自述
本作品旨在表達冰山的脆弱美。我們觀察旅途上所遇上的各個冰山,以建築學角度分析,記錄每個的形狀、大小、結構、質地。冰山的型態與表面狀況訴說著各自的「解體」狀況,因為每個冰山都在不斷融化、風化,過程亦受各種自然、人為因素影響。通過展示冰山脆弱但無比精巧的結構細節,我們希望表達個人的行為或有可能影響遠至南極的一座冰山。除這種個人的連繫以外,我們亦希望本研究能協助人們加深對冰山的構造的認識,並間接令香港及其他地方的人更了解氣候轉變對結構的影響。
成員介紹

顏祉睿(Angie) 曾遍遊亞洲和歐洲,亦獲得香港紅十字會頒發的傑出青年會員的獎項以及獲頒漸進式活動計劃中的最高殊榮「榮譽章」。她校內有關辦公室設計的作業曾於建築科技學部的第一屆建築學展覽展示,也在不同的設計比賽榮獲獎項,當中包括國際獅子會和平海報比賽。


Ruth Lun 是建築學系的高材生。她曾獲頒兩個獎學金,而她的住宅大樓與辦公室設計作品曾於2012年的建築學年展中展出;她亦以學生身分參與創作2013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的《知覺都市》作品。

作品
「極光」,2014
在南極與香港尖沙咀取得色譜數據,
放進360度影院播放的立體動畫作比較。
蒐集的資料:
/ 色譜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及時間
Anantika Mehra
電子及通訊工程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Mubarak Murafa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利用色譜儀與全球衛星定位儀器,耗時五小時分別量度南極天然光及香港人造光污染中的色譜。小組在南極不同地點量度進入大氣層的純天然光,亦挑選了全球光污染最嚴重的地點與時刻──香港尖沙咀的平日晚上測量數據;其後將兩組波長數據以Thinking Particle模擬軟件,根據時間分布,轉化成立體程序動畫。

利用360度環迴影院與立體視覺技術,作品比較南極大陸與光污染嚴重的香港,比較前者純粹的天然光與後者人造光的色譜數據,並以極光為喻,為數據詮釋、定時,讓參觀者浸沉在不同光源隱藏的顏色之中。

作者自述
每種光都有各自的來源和特性。太陽光不但是現象,也是能源;了解陽光繁複的多種變化,是解決全球可持續性問題的關鍵。與此同時,認識人造光害的害處同樣重要。本作品利用立體全感技術,將不可見的視像化,比較南極大陸與全球光污染最嚴重之地──香港,將前者純粹的天然光與後者無處不在的人造光並排,比較兩者的色譜,希望藉此幫助大眾深入認識太陽能,亦更了解市區光污染對環境及精神健康的損害。
成員介紹

Mubarak Murafa 曾參與2012年莫哈維沙漠的探索旅程,他對文理皆感興趣,並擅長在作品中融合兩者。他曾在韓國舉行的國際會議中發表論文,提出音樂表達的新介面,並已成功獲得專利。


印度籍的 Anantika Mehra是程式編寫員,在中學時曾擔任隊長,參與湖泊保育計畫,並協助設計布爾代數教學工具。去年她擔任城大國際學會的內務副主席;現正協助媒體藝術家Don Ritter教授進行最新計畫。

作品
「眾中尋孤」,2014
訪問以不同方式被孤立的人,紀錄他們的故事,
並以地點限定的表演與裝置融合展示。
蒐集的資料:
/ 訪問錄像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
/ 360度全景錄像
/ 紀實攝影
/ 鐳射測量
/ 表演紀錄
李嘉琪
媒體與傳播,
人文社會科學院
曾凱渝
犯罪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從多個角度思考「孤立」的概念,調查對象包括火地島與南極,前者曾為惡名遠播的流放地;後者是偏遠的研究基地。比較兩者的異同,小組探索孤立與聯繫的相關課題。烏蘇懷亞監獄(今已成博物館)的嚴苛景況曾聞名全球,小組利用全景技術紀錄監獄內情境,與環形監獄及監倉設計比較。而在南極,考慮到當地極度孤立的環境,小組則研究科學家自我流放與自我監禁的舉動,由此探索極端環境如何結合自由與監禁的特質。在旅途上,小組訪問了曾被孤立的人,拍照並錄像,以獲取啟發。

在香港,小組在旺角舉行連續兩日,每日六小時的現場表演。一個1.5米 x 1 米x 1 米的「籠屋」以反光物料覆蓋,放置在繁忙的行人路上。置身在內的同學能通過單面透光的物料觀察外界,而街上的人卻無法得知裡面景況。同學亦同時用兩部相機拍攝群眾對這個神祕箱子的好奇反應。通過進行地點研究,小組希望能對香港的「極端環境」加深認識──也即是有以萬計人口居住的籠屋。

在展覽方面,小組運用背投射式系統與裝置令參觀者有如置身如烏蘇懷亞監獄般大小的空間,室內以360度投影著監獄的影像,訪問的筆錄,旺角表演的錄像,與及香港一所「籠屋」內拍攝的錄像。由孤立美學組成的蒙太奇影像向參觀者展示居住限制的意義。

作者自述
為探索有關孤立與限制的課題,我們將火地島作為流放地的不光彩歷史及南極偏遠的研究基地,連繫至香港備受遺忘的貧困社群。香港縱有「東方之珠」的美名,數以萬計的貧困與老年港人卻僅居斗室之中,居住環境相比監倉或偏遠研究基地更形狹小。香港實在是另一種「監獄」,將貧困社群從世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隔離,卻偏偏讓他們居住其中。通過從三個地方──香港、阿根廷、南極──蒐集的個人故事,創作表演並在繁忙的旺角街道上演出,我們以結構、犯罪學、環境、心理學等層面探視隱喻的「監獄」。通過裝置,我們表達孤立的感覺與型態,並將之與極端環境掛勾。我們希望本研究能鼓勵參觀者向群眾中孤立的個體伸出援手。
成員介紹

李嘉琪曾凱渝 兩人修讀社會科學,熱衷於研究關於人、社會、環境互動的課題。主修犯罪學與心理學的凱渝渴望發掘並詮釋人在不同社會及環境情況下的心理狀態;而嘉琪亦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與聯繫感興趣。嘉琪研修並運用不同媒體技術與溝通方式,為不同情況賦予新觀點。

作品
「換物‧物換」,2014
隊伍帶著一些看來便宜普通但具有香港特色的物件,跟在旅途中所遇見的不同的人士,以「以物易物」的形式不斷交換物件。根據所搜集回來的物件,然後創作一個遊戲應用程式,表達出以物易物對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參加者更可以透過「以物易物」的藝術裝置親身體驗一次「以物易物」。
蒐集的資料:
/ 參與者的個人訪問
/ 物件的照片、重量、尺寸、價值、來源、重要性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 and Time
歐沛宜
會計,
商學院
陳海燕
創意媒體學院
Li Danwudan
介面設計,創意媒體學院
Poon Ka Lok
遊戲程式編寫,
電子工程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作品介紹:

自從發明了金錢後,金錢成為了現今世界貨品交易的媒介,人們漸漸忘記了「以物易物」曾經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模式,但對於從來沒有貨幣、金錢流通和政府監管的南極來說,以物易物依然擔當重要的角色,例如:以酒精飲料換取衣服、以有用的資料換取藥物、以工具換取不同的服務。為了探討不同地方的經濟模式和了解交易期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法,隊伍親身利用以物易物的形式,帶了一些具香港或中國特色的物件,如郵票、明信片、硬幣等,跟旅途中所遇見的人士交換,搜集並紀錄每項物件的大小、重量、價錢、製造地方,以及交換的時間和地點。除此之外,隊伍也採用樹形圖,展現物件之間交換的次序和變化。隊伍還紀錄了文化上的交流、物件上的交換過程。我們可視之為非物質的昇華「交易」。

整個旅程中所交換的物件資料和之間的關係會通過遊戲應用程式呈現出來,參觀者可以利用個人知識及所提供的提示,如物件和交換者的資料,嘗試猜測物件的交換次序,希望讓參觀者明白在一個沒有貨幣流通的地方,物件是沒有任何金錢上的價值,而且在以物易物的過程中可能會交換到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有形或無形的物件,這也此隊伍在是次考察中所得到的結論之一。

故隊伍設計了一個交換裝置給參觀者在場內進行以物易物,他們需利用自己身上的物件來換取設計特別的紀念幣。透過此活動,從而深化對主題的感悟──人們願意交換硬幣是因為其特殊的和獨特的設計,而不是純粹金錢上的價值。

作者自述
金錢的價值是抽象的──也許它只是一張紙,但是它與你手上握著的物件卻有著緊密關係,因為物件是用那張紙繳款。大部分消費者時常感性消費,付款購買物件前未有深思熟慮,導致日後得物無所用,並為堆填區帶來了「新成員」。固體垃圾是現時香港正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故為了提醒觀眾這問題的存在和實踐環保,我們提出了以物換物的概念作主題。以物換物雖然歷史悠久,自人類開始有鄰居時已透過交換物件來取得所需的,但時至今日,其不再只局限在換取所需,更是一種文化、精神等的形而上的人文交流,一種超越銅錢味道的價值──這是我們主要想向觀眾傳送的訊息。
成員介紹

歐沛宜 曾擔任綠色大使和地理學會的公關秘書,也曾參加上海世博和首爾大學的海外交流團。作為一名研究助理,她擅長整理及分析資料。陳海燕主要創作互動和手工的作品,因為她認為這樣令美術更為貼近生活。


海燕在中學時曾為環保學會負責美術設計工作。另外,她曾參與不同組織的義工服務,包括香港國際電影節和香港青少年藝術之友。


Heidi Chan focuses on interactive and hand-made art such as pop-up book and photo installation. She designed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her high school’s Conservancy Club. She has been involved in different volunteer work including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Young Friends of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作品
「我們呼吸的面紗」,2014
利用鐳射過濾並量度南極與香港的空氣質素,
然後利用布紗與間斷光重現所得結果。
蒐集的資料:
/ 光強度
/ 污染物密度
黃浩賢
CSE,
應用化學
Lau Ching Wa, Jess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成員在香港與南極不同地點利用鐳射量度空氣質素,方法是將鐳射光源放置在不同距離,然後用光錶量度讀數。光強度是空氣質素的可靠指標:空氣中越多污染物,鐳射光散射及衰減情況越嚴重。

裝置利用多層半透的薄紗模擬污染強度,重現兩個地方的光錶讀數。由天花照射的一組光源模擬香港太陽軌跡;地板上的一圈燈光則模擬南極的太陽升降。當光照射垂直疊放的布料,參觀者可目視兩地空氣質素的分別。

作者自述
在我們所住的城市,要看到一望無際的長空實在不易,因此南極湛藍的天空確實教人驚喜。南極最具代表性的特質是純淨的環境,空氣尤其清新。跟香港飽受污染的空氣相比,南極的空氣不僅帶來希望,也是引路明燈。我們希望將香港的空氣污染以實體的方式呈現,藉以引起公眾關注。科學的數據轉化為陰沉而具詩意的裝置,讓參觀者從全新角度了解空氣質素。
成員介紹

三年級生 Jess Lau 曾於意大利修讀藝術史,能說流利意大利語。她曾於本地藝術村「牛棚」做義工,她的畫作及詩也曾在雜誌刊登。最近她參與了香港賽馬會社區計劃的共融藝術節,作品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


應用化學系三年級生黃浩賢是其主修科目中的高材生,曾兩次獲頒應用化學系最傑出表現學生獎,並於暑期研究生計劃中於實驗室實習。另外,他曾於城大開放日為其學系擔任學生大使和幫助教授做課程發展工作,亦曾到過德國交流。

作品
「脆弱之迴響」,2014
通過對觀察者作出觀察,小組從探索隊伍身上與周遭環境
蒐集大量數據,轉化成資訊圖像及雕塑裝置。
蒐集的資料:
/ 13個由隊員配戴的「黑盒」,24小時自動記錄全球衛星定位座標及高度
連同:
/ 海洋
海水溫度、酸鹼值、氧含量、鹽度、濁度
/ 氣候
空氣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光度、音量
風速及風向;日出及日落時間、霧點
/ 旅程
經度、緯度、高度、深度、航向及航速、總航行距離
航道、基本方向、離香港距離、航海圖
/ 船隻
船概圖、來源、油缸容量、船上科研活動
/ 器材
各式器材的照片及尺寸,包括救生、通訊、防火、防污染、導航、實驗室、絞車、起重機
/ 生活方式
目擊野外動物、日常活動、進食及飲水、金錢花費、所穿衣服的層數、相片顏色資訊、電郵關鍵字出現頻率、隊伍詳情、成員統計數據
Sung Pui Yin
應用化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Debarun Dhar
電腦科學,
科學及工程學院
Wu Chung Man, Charmaine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利用不同感測儀器、實地研究、訪談、問卷、實驗及數據探勘技巧,在旅程間蒐集超過50組數據,包括環境數據如天氣、海洋深度、海水狀況等,旅程數據如航海圖、目睹野外動物的景象、全球衛星定位座標等,個人及文化數據如飲食、通訊、生理狀況等。大部分數據通過實地實驗而取得;其他則蒐集自南極偏遠的科研及軍事基地,及從Akademik Ioffe船上實驗室獲取。

小組所製作的詳盡資訊圖像於展覽目錄及網站內發表,以教育為目的,亦甚具娛樂性。小組同時利用地圖資訊、全球衛星定位座標及高度數據創作抽象裝置,展示南極的地貌。

作者自述
我們小組製作多個「黑盒」,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全程配戴。在整理蒐集的多組數據之時,我們發現憑分析黑盒紀錄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高度資料,可推斷當時的地理環境;同學在無意中已「測量」了所踏足的地形。運用計算幾何學、編程、程序式模型建造技術,我們將數據融入裝置創作,為參觀者呈現抽象的南極地貌,並藉互動認識人類與該純淨環境的複雜連繫。
成員介紹

Sung Pui Yin 是理科學生,自中學起已醉心於化學與生物實驗。目前她主要的興趣為分析化學,並正在城大教授指導下從事研究。


來自印度的 Debarun Dhar 修讀電腦工程,對編寫程式、電子、研究及模擬等範疇,與及各式各類的資料分析與視覺化軟件,都頗有經驗。他曾贏得美國太空總處舉辦的國際空間站設計大賽,亦曾獲印度金奈扶輪社頒發青年獎,表揚他在中學的多項成就。


Charmaine Wu 是多媒體藝術家,專注品牌與介面設計。她曾獲香港廣告協會頒發銅獎,亦曾參與多個知名商業項目如西九活化項目。她曾以香港設計中心的學生代表身分,參與香港設計年-米蘭設計研習之旅。

作品
「邊際之間」,2014
將來自南極與香港的標誌性照片製成動畫,立體投影至動能雕塑上,雕塑同時主持現場魔術表演。
蒐集的資料:
/ 學生在探索旅程中拍下的照片與錄像
Ko Hiu Ki, Elijah
應用社會學,
人文社會科學院
Fung King Him, Aaron

創意媒體學院
Gabor Pribek
Animation and Programming,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駐港小組利用旅程的相片庫與由Aaron拍下的香港圖片,混融立體投影技術及電腦動畫,創造舞台背景與互動情景,製作一齣以南極幻像為題的魔術表演。表演以魔術混搭新媒體展示技術,不但寓創意於娛樂,亦具教育意義。

本作品融合表演與媒體裝置,在觀感科學與幻術之間擦出火花,從而探討南極議題。利用互動裝置配合立體投影,表演講述一個來自外星的時間旅者「超自然未知」如何竊取、整合、分享來自「東方之珠」與「世界末端」的資源。舞台上的兩度滑屏比喻香港與南極走在一起,而立體投影將兩個不同地方的相片混融無間。作品充分利用傳統及當代魔術技巧,配搭新興多媒體藝術,打造觀得一見的高科技魔術表演。

作者自述
我們的探索小組留駐香港,雖以遙距接觸南極,對冰封大陸的觀感卻已經改變。相片於我們是真實,也是虛妄,既可觀,卻永遠觸不及真像。這分野正是魔術的本質。我們利用幻術的語言與新興媒體藝術,配合當代魔術舞台技巧,表達香港與南極的聯繫。這齣混雜科技與幻術元素的表演,講述某神祕人從南極「竊取」資源並帶到香港的故事。我們相信富娛樂性的表演也能引人關注重要的議題;而將魔術配合新媒體技術,我們就能將兩地的細節融合,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成員介紹

Ko Hiu Ki, Elijah 充滿夢想,是概念幻術師。他從13歲起對魔術產生濃厚興趣,自此不斷挑戰人們的邏輯思維,扭曲他們的五感。他對認知心理學的科學論據極感興趣,希望能將觀感科學融合幻術,為觀眾帶來更多驚喜。


Fung King Him, Aaron 是資深攝影師,他的相片曾獲國際相片圖庫網站採用。他曾於香港電台實習,擔任項目主任。他希望將拍攝技巧融合不同藝術與科技範疇,通過作品創造新體驗。


Gábor Pribék 是媒體設計師,通過作品橋接各個藝術範疇,並試驗以科技開發環境。他熱衷於立體投影表演,亦對多媒體裝置及混搭不同媒體感興趣。他在世界各地包括布達佩斯、阿姆斯特丹、布拉迪斯拉發、艾斯特根等地舉辦過多次展覽。

作品
「P.S. 我有點冷」,2014
在創意媒體中心內,只要上落樓梯,觀察南極探索團隊發回家中
的情感與訊息,感覺有如融入源自世界另一端的資訊流中。
蒐集的資料:
/ T旅程中所發的文字電郵
/ 全球衛星定位座標
/ 基本方位
Tsui Wing Yung Jessica
創意媒體學院
Yuen Siu Yuk, Jade

創意媒體學院
Lau Ching Wa, Jess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小組兩位成員留駐香港,第三位遠赴南極,在旅程中從兩地蒐集全球定位與文字電郵兩組數據,讓我們對心理與物理親近性取得獨特理解。三位成員都全時配戴全球定位儀,測量身處地球兩端的物理距離。與此同時,在橫過德雷克海峽及於極地行進之時,探索團隊的電子通訊只能維持最低水平:每日只能以衛星發送一次團隊文字電郵,往往一個電郵就凝縮了整個隊伍的情感。利用不同方式運算法處理兩組數據,小組對研究物理距離與情感開發出新的觀點。

作品貫穿高九層的創意媒體中心,從各層的中央露台共垂掛六個獨立的LED顯示屏。一樓與九樓配上全球定位座標,意味整棟中心是地球的縮影,於是探索團隊的集體電郵就在建築物的正中心向頂層進發。LED顯示屏顯示分析,而原始的電郵文字則在懷舊的單色LCD顯示屏上顯示;LCD顯示屏懸掛高度指示電郵主要發送位置。小型LCD代表探索旅程上通訊最少的時刻;而大型的LED屏幕則代表重要主題。

作者自述
我們三人是親密的好友,當其中一人獲選參與南極之旅,我們開始思索這種心理與物理親近性能帶來的獨特效果。在探索旅程中,不論留港還是遠在南極,我們三人都全程戴上全球衛星定位儀,這讓我們實在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船上,南極探索團隊與香港唯一的溝通方式,是每日一次的集體發送純文字電郵。在香港,讀著朋友發來的信息,我們開始留意字裡行間浮現的關鍵詞與感情。兩組數據建構獨特視點,有助我們研究物理與情感距離的課題。我們希望本裝置是微觀同時也是宏觀的;它讓我們審視朋友從世界另一端發來的情感,亦讓我們思考全球通訊演變帶來的衝擊。
成員介紹

Jessica Tsui 是創意媒體學院中其中一位出色的電腦程式編寫員,她亦喜歡以錄像及電子機械進行創作;她更連續三年於基督教青年協會作活動導師,曾經帶隊前往加拿大進行領袖訓練。


Jade Yuen 同樣就讀於創意媒體學院,興趣包括聲音藝術、攝影、後期製作及行為藝術。她是一位學生指導員,作品曾於2012年的mentor mentee展覽展出。她更於去年十二月踏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舞台演出。


三年級生Jess Lau 曾於意大利修讀藝術史,能說流利意大利語。她曾於本地藝術村「牛棚」做義工,她的畫作及詩也曾在雜誌刊登。最近她參與了香港賽馬會社區計劃的共融藝術節,作品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

作品
「黑雪」,2014
利用鐳射與南極純雪的實地攝影創作
蒐集的資料:
/ 相片
Lau Ching Wa, Jess
創意媒體學院
作品介紹:

利用鐳射與南極純雪的實地攝影創作

作者自述
南極的「黑雪」是有五萬年歷史的純水,歷萬載高壓而摒除所有空氣與雜質,剩下的純冰就像清透的玻璃塊。清澈的萬年冰讓我們想起古代未經玷污的純淨自然;我希望能探索這塊來自遠古的神秘紀念品與光線互動的效果。
成員介紹

三年級生Jess Lau 曾於意大利修讀藝術史,能說流利意大利語。她曾於本地藝術村「牛棚」做義工,她的畫作及詩也曾在雜誌刊登。最近她參與了香港賽馬會社區計劃的共融藝術節,作品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

返回頁首